首页 > 行业 > > > 正文
「315特辑」电视选购5点建议及避坑指南
发布时间:2023-03-17 21:50:36   来源:家电酵母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了,又到了一年中让无良厂商们集体瑟瑟发抖的日子。今年又会有哪些黑心商家被曝光?又有哪个行业亟需整顿?不管结果如何,我们作为吃瓜群众都是喜闻乐见的,准备好花生、瓜子、饮料看戏就好。

315的初衷在于让各方面都能听到消费者的声音,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让厂商重视并推动保护消费者的活动。作为家电领域从业者,笔者觉得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必要对市面上的电视技术和产品做一个梳理,从消费者选购角度出发,还原真相,帮大家避开选购中的那些坑。


【资料图】

1整数尺寸电视尽量回避

这里的整数尺寸,指的是电视的尺寸为 40、50、60、70英寸这样的整数 ,他们普遍出没于各大带货主播的直播间,也是闲鱼等平台的主推爆款。由于价格低廉,销量也是非常火爆的。

笔者的建议是注重产品品质的朋友,这种电视能回避尽量回避。 直播间主播们都在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单台利润高所致。因为这些整数尺寸电视的面板来源存疑,很多都是来自淘汰的面板线,参数配置落伍,做工质量参差不齐,画质更是无从谈起,基本都是各大品牌的最低端入门款机型。

当然也不是一竿子打死,毕竟很多一线品牌也有相关的机型,质量还是有保证的。只不过这样规格都是低端款,很多新的技术都没有采用,而且产品遇到问题的概率更大,能避免尽量避开就好,建议尽量选择55、65、75英寸这样大众规格就好。

2避开“120Hz电视”陷阱

最近两年,游戏相关产品的火爆也带火了游戏电视这个新兴品类,以120Hz高刷屏+HDMI2.1接口为标准的一众新品发布。但是这些产品中鱼龙混杂,就掺杂着“李鬼”,打着120Hz的旗号, 其实实际原生刷新率才60Hz。他们都是通过DLG技术实现的,以牺牲分辨率为代价,将电视软件“超频”到120Hz ,效果相比真的120Hz电视存在不小差距。

笔者建议如果真正比较在意画质,尽量选原生120Hz的电视,识别起来也比较容易,宣传页面上但凡写着需要“一键开启”的,都要小心。当然如果那些“伪120Hz”的电视价格真的跟普通60Hz的电视差不多,那么也但选无妨。

3线上线下款的坑

很多国产品牌都会有“线上”和“线下”两套产品体系,虽然导购都会吹捧线下配置高、质量好, 但是其实大部分线下款都是高价低配,很多都是线上同样的配置换个壳,换个型号就敢标高价 。线下款也会在线上标个很高的价格,然后导购就说给你多大的折扣,比线上还便宜那么多,一时冲动被骗。同时也根本不存在什么两条生产线,质量不一样的说法,

笔者的观点是线下款不是洪水猛兽,而且很多品牌的旗舰型号只有线下才有售, 所以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功课了解一下相关参数配置,或者去值得买社区留言了解一下具体线下的成交价格,有个大致的准备才不至于被坑 。

4小黄鱼上面的尽量不碰

小黄鱼上面肯定有真正的低价电视,这点不否认,但是你得先问问自己,每天那么多职业买手、AI电脑在那等着抢呢,能轮得到你来捡漏吗?(高手当我没说过)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千万别被上面便宜几百上千元的电视冲昏头脑,面对巨大的诱惑,难免有侥幸心理。笔者明确建议大家买家电还是要去正规渠道,小黄鱼的水太深,我怕你把握不住

囤货机,返修机、翻新机、电商代拍机,官网代拍机等等,买东西就像刮彩票,只不过有问题的概率会提高几百倍 。

5不要为不必要的“噱头”买单

新的卖点越来越多,但是 真正决定电视画质和观看体验的其实就那么几个,比如亮度、分区背光数量、色域、刷新率等 。而其它最近出来的概念,比如防蓝光护眼(基本无用)、多屏互动(现在电视又不带的吗?)、超高刷新率其实对于大多数人并没有实质提升,没必要为溢价功能多付出。

最后的最后,并不是危言耸听,电视行业内卷的太厉害了,尤其是最近1、2年,价格持续走低,厂商为了生存,很多都在赔本赚吆喝,以低于硬件成本价格打价格战。产品方面,中高端市场还好,低端入门级型号很多简配缩水的比较厉害,所以最近关于电视质量问题的投诉也在逐渐增加,重灾区主要集中在低端基础型号,所以笔者呼吁大家不要图便宜去买来历不明的入门级款机型,免得日后糟心。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295 911 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