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州省黔西南州人社局联合州能源局克服全州煤矿和从业人员分布广、数量多、从事一线生产工作人员变动较大等困难,稳步推进煤矿从业人员工伤预防培训。
【资料图】
两部门联合开展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学到了很多自救和逃生的技能,在工作中将更加注重安全生产。”晴隆县长流乡长兴煤矿工人杨万景对这次安全生产培训很有感触。
黔西南州61个煤矿1万余名从业人员分布在兴义市、兴仁市、晴隆县、普安县等6个县市,存在一线人员变动较大、各县(市)无相应培训师资资源、企业工学矛盾突出、师资和培训申报开班程序不熟悉等问题。经州人社和能源部门调度摸底,决定以送学上门的方式,按照标准的教学模式、标准的教学资料、标准的教学内容整合师资力量,对各县(市)煤矿企业开展培训。严格审核把关培训内容和师资,聘请符合要求的省、市煤矿安全生产专家、生产经验丰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培训机构专职教师以及国有煤矿兼职教师等担任培训讲师,严格对照《贵州省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参考大纲》要求开展培训。培训时长严格按照人社部门“短平快”要求,不少于24学时,每天不超过8学时。各培训机构可根据煤矿企业自身生产实际采取灵活方式安排培训学时,适当延长培训天数,确保培训到位。
“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非常有针对性,要求很严格。经过培训,从业人员能取得相关资质,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长兴煤矿安全矿长车龄松说。
强化监督考核助预防能力提升
培训期间,各县(市)人社局、能源局工作人员来到培训现场开展共同监管。工作人员认真核对上课老师资质、授课人员、授课内容是否与审批一致,授课教材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培训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到位。同时,州人社局和州能源局安排专人巡回抽查,确保培训效果。
王媛是兴义市人社局培训和就业促进股负责人,培训期间,她几乎每天都奔波在各个煤矿之间。“我们联合能源部门的驻矿人员,在培训现场采用点名、核对师资资质、查看视频监控等形式开展监督检查,每场培训至少要检查一至两次。”王媛说。
此外,培训机构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按班次按规定填写《贵州省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检查表》,作为重要培训依据存档。
培训结束后,州人社局、州能源局开展全省煤矿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和生产实际统一培训考核。煤矿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并考试达到80分(满分100分)及以上的,予以发放《贵州省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考试未达到80分或者书写有困难的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开展现场问答的模式考核,并录制视频作为印证材料,考核合格的也可颁发培训合格证。
“通过开展此次煤矿从业人员全覆盖培训,将实现全州煤矿从业人员100%经过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切实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黔西南州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邓能江介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