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旭光
(资料图片)
中国商务新闻网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覆盖6条大街、73条背街小巷,下辖8个社区,现有常住人口万人。今年,老北京式胡同邻里生活圈——景山一刻钟生活圈划定并建成。
景山一刻钟生活圈以老旧平房院落为主,近年来,逐步建成以兆军盛菜市场为核心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以美后肆时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以隆福大厦为核心的时尚潮流消费中心,形成了景山一刻钟生活圈独有的特色。
增补服务提品质
精准服务保民生
兆军盛菜市场于2002年12月开业,现有营业面积1742平方米,摊位51家,日人流量8000至11000人。这一服务周边百姓20多年的“老牌”菜市场成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提升品质的“锚点”。
东城区商务局会同景山街道积极谋划,为菜市场的发展把脉定向。一方面,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菜市场进行实地踏查,结合古都风貌保护、文化金三角的定位确定改造方向;另一方面,多方征求意见,在菜市场改造提升方案制定过程中,区商务局、区规自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专业部门指导商户针对设计方案多次进行调整完善。与此同时,协调区生态环境局对院内煤改电线路进行迁改,亮出天际线,并拆除菜市场内违建设施,为下一步改造提升打好基础。
兆军盛菜市场于2021年9月底启动改造,2022年完成主体蔬菜大棚、特色餐饮、食品超市等部分改造,增加电子管理系统和智慧农贸系统,设置便民服务大厅,增补便民服务功能,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实现了内涵与颜值的双提升。同时,市场经营单位也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探索开展为社区独居老人送菜上门的志愿服务。
不仅如此,街道广泛关注社区老年人关于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健康等层面的需求,深挖为老服务资源,建立以社区居委会、志愿服务队、社会组织等为主体的养老服务链条。
街道与辖区北京中医院、北京市隆福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专业资源对接,依托社区医院和专业医疗机构,建立了基本医疗服务、健康保健知识讲座、医疗服务机构进社区三者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开展老年疾病预防宣传、定期健康检查和老年疾病治疗康复服务等,提高老人自我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能力,降低医疗费用。
在此基础上,以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为抓手,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载体,专业化、精准化建立按需分类的重点老人台账,涵盖独居、失能、失智、低保、特扶等重点人群,整合政府部门、养老机构、社会力量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丰富为老服务供给,提供陪同就医、送餐、助浴、居室保洁、维修、小时工、洗衣、代购等基础服务,同时提供紧急救护服务,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
汇聚资源促合作
创新文化铸品牌
美后肆时市民文化中心于2020年在景山街道正式对外运营,经过3年的深耕细作,美后肆时作为“北京最欢腾的四合院”已经成为景山乃至北京文化新地标的品牌形象,为景山街道居民精准输送文化服务。
文化中心年内开展公益群众文化活动1000余场,活动参与人次达10余万人,活动内容包括讲座分享、手作体验、艺术展览、文艺表演、亲子阅读、创意美食、舞蹈训练、书画辅导、茶道文化、运动健身等多种形式。此外,美后肆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包括非遗手作、多肉种植、黄梅戏专场、古筝音乐会、民族音乐会、京剧专场等在内的特色活动,增强居民的节日体验感与幸福感,弘扬传统文化。
同时,文化中心联合专业院团和机构,邀请舞蹈、模特、声乐、戏曲等领域的专业讲师,为各社区文艺社团进行专业辅导,提升群众文艺水平,满足市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使市民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隆福寺商圈也在不断改造升级中焕发出新活力。隆福大厦吸引了华夏银行、北京中小企业再担保、北奥集团等10家文化、金融企业入驻办公。其中,位于大厦首层的更读书社入选北京市“2019年度特色书店”,日均客流量达到1500人。大厦一层设置了小型展览区域,开业以来已举办多次艺术展。位于隆福寺北里的木木美术馆建筑面积约2075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日均客流量达1000人,前期还在此举办了英国知名艺术家大卫霍克尼作品展。
以项目一期为主体的“隆福寺文创园”已入选2020年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并获得2020首届北京网红打卡地—餐饮及创新零售类榜单、2020北京十大文化消费地标、2020北京十大商业品牌——网红打卡地等殊荣。
景山一刻钟生活圈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建设,现有基本保障类业态网点52个、品质提升类业态网点66个,包括7个菜篮子网点、10个早餐网点、12个超市便利店、2家养老服务机构、4家药店、4个维修网点等,全面满足了圈内万居民的便民生活需求。
关键词: